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,提升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水平,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起草了《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
8月15日,有记者提问,货币政策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支持稳增长?央行行长潘功胜对此表示,今年以来,人民银行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,先后实施了比较大的三次货币政策的调整。首先我们要加大实施力度,让它落地生效。第二,我们会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,来进一步谋划新的增量政策。
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日前发布风险提示,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注意防范四类贷款“套路”行为。
近年来,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,为了缓解自营业务和资产焦虑,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公司开始布局线下业务。然而,尽管线下业务看似热闹,实际的业绩效率和真实产出却难以令人满意。根据市场数据显示,消费金融公司线下业务的规模占比逐年下降,面对这样的行业现象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线下业务难以做好的呢?
近年来,地方金融组织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。近日,金融监管总局、证监会、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委联合下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的通知》,这一举措标志着对地方金融组织的整治工作将全面展开,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。
近年来,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,不法贷款中介的乱象愈发严重,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和消费者权益。根据最新统计,自7月以来,包括农业银行、浦发银行、微众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,纷纷发布警示,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不法贷款中介的风险。
在当前经济形势下,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不仅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,更是企业塑造发展优势的良机。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,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达到17.3%,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4.8%,拉动整体投资增长2.1个百分点。这一趋势表明,设备更新的需求正在迅速扩张,为各类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。
7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303.31万亿元,同比增长6.3%。狭义货币(M1)余额63.23万亿元,同比下降6.6%。流通中货币(M0)余额11.88万亿元,同比增长12%。前七个月净投放现金5396亿元。
2024年上半年,银行业面临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,金融机构的合规管理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。根据同花顺iFinD的数据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、央行及外汇管理局共对37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出了944张罚单,罚没金额累计达7.28亿元。这一系列罚单不仅是对银行管理水平的直接挑战,也反映出行业内合规风险的严峻形势。
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,中国的金融体系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。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13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,显示出我国银行信贷能力的持续增强。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金融总量的增长,也突显了信贷结构的优化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。
下一步,中国人民银行将督促相关省(区、市)分支机构用好用足新增再贷款额度,指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融资需求,简化程序,加快审批,保障受灾企业资金需求,帮助企业恢复生产。
工商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决策部署,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持续做好城乡融合发展金融服务,在信贷投放、产品创新、综合服务、科技赋能、网点网络、人员队伍等多方面倾斜投入,积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。目前,工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已突破4.8万亿元,较年初增速近17%。